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 > 语录名言 > 政治名人名言

政治名人名言

推荐人: 来源: 学识文学馆 阅读: 2.92W 次
政治名人名言1

人必先富而后教,必先厚生而后王德。

政治名人名言

——康有为《政论集·中华救国论》

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亡者,农战也。

——《商君书》

人非饮食不生,国非食货不立。

——《金史》卷四六《食货一》

人莫不欲安,君子顺而安之;莫不欲富,君子教以富之。

——[汉]马融《忠经·守宰章》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孙中山

仁而不武,无能达也。

——《左传》

凡不能调民利者,不可以为大治。

——《管子·揆度》

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而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

——[汉]晁错《论贵粟疏》

不足食胡以养民?不养民胡以立国?

——孙中山

不富无以为大,不予无以合亲。亲疏则害,失众则败。

——[汉]刘向《说苑·说丛》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葵邱譮》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

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

——《孟子·尽心章句下》

天下之所恃以为安者,财也,兵也。

——《明史》卷二一○《桑乔列传》

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民富乃可教,学正乃得义;民贫则背善,学淫则诈。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政治名人名言2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4、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5、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8、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9、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0、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1、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4、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5、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16、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7、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18、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9、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20、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1、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3、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24、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25、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政治名人名言3

“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列宁)

一、考点解析:

(一)考点内容分析

列宁的这句名人名言涉及到的考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表现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本源,意识是派生。联系表现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列宁这句名言主要是想说明物质和意识是有区别的,但是只有在强调二者何者为第一性的时候即在强调二者的区别时才从二者的对立角度思考,在大部分时间都强调的是二者的联系,因为意识永远也离不开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本源。所以列宁这句话强调的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考点考试方式及考试角度分析

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考察可以以选择题方式出现。该考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

(1)物质和意识的区别。

(2)物质和意识的联系。

二、真题再现

(20xx年单选)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答案】A

【解析】本题考察物质和意识的区别。A选项正确。

(20xx年多选)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A.意识根源于物质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答案】ABE

【解析】本题考察物质和意识的联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依赖于物质,同时,意识对物质又有能动的反作用,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可以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这就是意识转化为物质。所以选项A、B、E正确。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而不是一切物质的固有属性,因此C选项错误。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不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因此选项D错误。

政治名人名言4

名人名言:

“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毛泽东)

一、考点解析:

(一)考点内容分析

“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句名人名言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唯物论部分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和意识既对立又统一。对立体现在二者的区别上,①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②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③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统一体现在二者之间的联系上,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②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③意识与物质具有统一性。从这可以看出毛泽东的这句名言体现的.是物质和意识之间的联系——即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那具体我们应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物质可以变精神”是指意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人的意识的来源是物质世界,人的大脑因为有物质世界的刺激再经过人的实践从而做出对世界的反映,这就是“物质可以变精神”。例如,一只苹果砸在了牛顿的头上,牛顿经过一系列的论证推理得出“万有引力”这一理论。“精神可以变物质”是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就是说,它能反映客观事物并形成观念,从而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被后人广泛应用,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二)考点考试方式及考试角度分析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在考试中常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有以下几个考试角度:

(1)物质与意识的区别与联系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

二、真题再现

(20xx年单选)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答案】B

【解析】该题考点是物质与意识的联系。题干中说的是要想经济上富裕就要先丰富你的思想,也就是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所以体现了精神可以转化成物质。考生要注意精神转化成物质是有条件的,就是要通过实践。选项A、C、D本身说法错误,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政治名人名言5

名人名言: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

一、考点解析:

(一)考点内容分析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的这句名人名言可以从考研政治中“意识的能动作用”和“实践观”两个考点去理解。“创造世界”首先是指在意识中形成新的观念世界,然后通过实践把观念世界变为现实世界即改造过的属于人的世界。这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观点,强调了意识的创造性、能动性的观点,而不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二)考点考试方式及考试角度分析

对“意识能动作用”及“实践观”的考察可以以选择题和分析题的方式出现。该考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

(1)人与规律的关系。

针对这句名言,有很多同学认为这句话是唯心主义的观点,因此大家要了解人与规律的关系。规律的客观性表明,人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展规律,并利用这种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利的目的。所以,人虽然不能无视规律但也不是在规律面前束手无策的。列宁这句名言中的“创造世界”指的就是改造世界,通过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的提高,不断深入的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

(2)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列宁这句名言中的“反映客观世界”和“创造客观世界”都属于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二、真题再现

(20xx年单选)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答案】C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人们在实践中正确地把握住客观对象,形成思想、理论,更重要的还在于以这些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因此,C选项正确。

政治名人名言6

名人名言:

“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毛泽东)

一、考点解析:

考点内容分析

“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句名人名言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论部分的“认识的两次飞跃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经过了两次飞跃,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才能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通过第一次飞跃,人们对事物有了理性的认识,一方面认识世界不是人类的最终目的,人类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改造世界;另一方面人类对世界的理性认识还需要实践的检验,所以理性认识需要上升到实践,这就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毛泽东所说的“物质可以变精神”指的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精神可以变物质”指的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因此,“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体现了人类的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大家在复习认识的两次飞跃知识点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理性认识上升到实践的原因及条件

考点考试方式及考试角度分析

认识的两次飞跃在考试中可以以选择题或分析题的方式出题,而且出分析题的概率是比较大的。该考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2)认识的规律

二、真题再现

(20xx年多选)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在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答案】ABD

【解析】该题考点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对于同一棵大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体现了人的感性认识背后有理性认识的指导。所以选项ABD是正确的选项。C选项说反了,应该是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E选项是唯心主义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