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範文 > 歷史解讀 > 伯牙子期的故事都有哪些

伯牙子期的故事都有哪些

推薦人: 來源: 學識文學館 閲讀: 2.52W 次

在古代文學典故中,俞伯牙和鍾子期的故事被奉為知音難覓的典範。以下是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伯牙子期的故事介紹,希望能幫到你瞭解。

伯牙子期的故事都有哪些

  伯牙子期的故事介紹

“高山流水”的典故,講述的就是伯牙子期的故事。時至今日,伯牙子期的故事依然在民間廣為流傳。春秋時期,有個叫俞伯牙的人,他精通音律,並有着高超的琴藝。俞伯牙年輕時,曾拜高人為師學習琴技。俞伯牙聰穎好學,跟隨高人學習後,俞伯牙的琴技變得更加出神入化。在彈琴時,俞伯牙總覺得自己的琴聲還缺少一點東西,這一想法一直困擾着俞伯牙。

俞伯牙的老師得知俞伯牙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前往東海的蓬萊島上。看到美景的俞伯牙一面欣賞美景,一面用心傾聽大海翻滾的波濤聲。只見江面上海鳥翻飛,蓬萊島上仙氣彌繞。面對此番美景,俞伯牙感到一種奇妙的感覺,彷彿耳邊不經意的就響起了動聽和諧的音樂。俞伯牙情不自禁地取琴演奏,這種美妙婉轉的琴聲讓俞伯牙異常興奮。一天夜裏,俞伯牙乘船賞夜,面對清風明月,俞伯牙心有感觸,便彈起琴來。俞伯牙的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然俞伯牙聽到岸上有人拍手稱絕,俞伯牙走出船,只見岸邊站了一位樵夫。

俞伯牙知道此人是知音,便邀請他上船,併為他演奏音樂。俞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時,這位樵夫便説,俞伯牙的琴音雄偉而莊重,聽俞伯牙彈琴,彷彿身臨其境一般。當俞伯牙彈奏表現洶湧奔騰的波濤時,樵夫又説,音調寬廣而浩蕩,彷彿滾滾的濤水就在自己面前一樣。俞伯牙聽完樵夫的評價異常興奮,便以知音來形容他。後來,俞伯牙才知道,這位樵夫就是鍾子期。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典故

“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與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這首詩歌講述的就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故事。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出自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一書,作者旨在通過這則故事,告知世人好友難尋的道理。話説,俞伯牙遇到樵夫鍾子期之後,俞伯牙將鍾子期視為知音。畢竟,鍾子期能聽得懂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

俞伯牙演奏結束後,便和鍾子期談天論地,把酒言歡。兩人越聊越投機,互相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於是,俞伯牙和鍾子期拜為兄弟,並且約定每年的中秋節都要來此相會。和鍾子期灑淚而別的第二年中秋,俞伯牙按照約定來到了漢陽江口。俞伯牙等了很久,依然沒有見到鍾子期的影子。於是,俞伯牙席地而坐,希望通過自己的琴聲能召喚來這位知音。俞伯牙彈了很久,依然不見人來。到了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過路的老人打聽鍾子期的下落,這位老人告訴他,鍾子期在不久之前因身染重病而去世了。

臨終前,鍾子期留下遺言,讓後人把墳墓修在江邊,等到每年八月十五相會時,都可以聽到俞伯牙的琴聲了。聽了老人的一席話,俞伯牙萬分悲痛。按照老人的指引,俞伯牙來到了鍾子期的墳前。俞伯牙席地而坐,用悽楚的琴聲演繹了一曲《高山流水》。彈完,俞伯牙挑斷了琴絃,並長歎一聲,把自己心愛的瑤琴摔在了青石上,他悲傷地説:“我唯一的知音已經不在人世了,那麼我彈琴還能給誰聽呢?”

  俞伯牙與鍾子期的關係

俞伯牙與鍾子期是春秋戰國人士,通過資料記載得知,俞伯牙是春秋時期的楚國人,一生最愛彈琴。歷代史書資料關於俞伯牙的記載頗多,最早見於春秋戰國時期鄭國人列禦寇所著的.《列子·湯問》篇。列禦寇在這篇文章中,不僅提到了俞伯牙的簡介,還提到了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除此之外,荀子在《勸學篇》中,也提到了俞伯牙,書中寫到“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科”。

由此可見,俞伯牙的琴藝非常高超。話説,俞伯牙自幼聰慧靈敏,並且有着極高的音樂天賦。值得一提的是,俞伯牙的老師是當時名氣頗大的琴師成連。和俞伯牙相比,史書對鍾子期的簡介少之又少。只知鍾子期和俞伯牙一樣,是楚國人。以今天的地名來説,鍾子期是湖北漢陽人。相傳,鍾子期是一位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一位樵夫。俞伯牙與鍾子期能遇見,得益於俞伯牙出使楚國一事。有一年,俞伯牙奉晉君之命出使楚國。中秋節那天,俞伯牙坐船來到了漢江口。

由於風浪很大,俞伯牙便停泊在一座小山下,等待風浪的平息。晚上,雲開月出,景色十分美麗迷人。俞伯牙望着頭上的明月,不禁琴興大發,便席地而坐專心致志的彈起琴來。優美的琴聲,剛好讓鍾子期聽見了。鍾子期沉醉在俞伯牙的琴聲中難以自拔。隨後,俞伯牙又為鍾子期演奏了《高山》和《流水》兩首曲子,兩人隨即結為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