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範文 > 熱點 > 大義滅親的故事

大義滅親的故事

推薦人: 來源: 學識文學館 閲讀: 2.57W 次

大義滅親的故事1

【解釋】

大義滅親的故事

為了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對犯罪的親人不徇私情,使其受到應得的懲罰。

【成語故事】

春秋時,衞莊公去世後,由大公子繼承王位。這位新的衞王性情懦弱,而他的弟弟州籲卻驕傲自大,野心勃勃,總想奪取兄長的王位。

有一天,衞王出訪,州籲偷偷在途中刺死了兄長,卻向大臣和百姓説:“衞王害急病死了,由我繼承王位。”

州籲當上衞王后,便要攻打鄰國,大臣和百姓都反對。州籲忙與他的親信石厚商量。石厚説:“我的父親石碏德高望重。如果大王請他出山,大臣和百姓們就不敢亂動了。”

石碏對兒子石厚助紂為虐、欺凌百姓的行為十分不滿。見兒子奉州籲之命來請,就堅決推辭了。石厚無奈,再三請教安撫民心之策。石碏對石厚説:“諸侯國的王登位要得到周天子的允許。如果州籲得到周天子的公開承認,百姓就會服從。這樣吧,周天子最信任陳王,你和州籲去拜望陳王,請他説説情吧。”

其實石碏早已寫好一封信,差人暗地送給陳王,信裏説:“衞國不幸,出了兩個大逆不道的賊子。但我年紀大了,沒有力量懲治他們。請為我主持正義,幫我除掉這兩個惡人吧!”

州籲和石厚到了陳國。陳王就派人拿出石碏的信件大聲宣讀一遍。這時候州籲和石厚才知道上了石碏的當,只好低頭認罪了。石碏為了國家利益,不徇私情,懲罰州籲和石厚,這種大義滅親的故事,流傳千古。

大義滅親的故事2

大義滅親

【成語】:

大義滅親

【拼音】:

dà yì miè qīn

【解釋】:

大義:正義,正道;親:親屬。為了維護正義,對犯罪的親屬不循私情,使受到應得的懲罰。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衞國的州籲殺死哥哥衞桓公,自立為國君。

州籲驅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滿。他擔心自己的王位不穩定,就與心腹臣石厚商量辦法。

石厚就去問的父親——衞國的大臣石碏,怎樣鞏固州籲的統治地位。石碏對兒子説:諸侯即位,應得到周天子的許可,他的地位就能鞏固。石厚説:州籲是殺死哥哥謀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許可,怎麼辦?石碏説:陳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陳衞又是友好鄰邦。石厚沒等父親把話説完,搶着説:你是説去請陳桓公幫忙?石碏連連點頭。

州籲和石厚備了許多禮物,卻被陳桓公扣留了。原來,這是石碏的安排。

衞國派人去陳國,把州籲處死。衞國的大臣們為石厚是石碏的兒子,應該從寬。石碏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陳國去,把石厚殺了。史官認為石碏殺了兒子是大義滅親。

大義滅親的'故事3

大義滅親的成語故事説的是春秋時,莊公死後衞桓公即位,州籲與石碏之子石厚密謀殺害桓公篡位,為確保王位坐穩,派石厚去請教石碏。石碏恨兒子大逆不道,設計讓陳國陳桓公除掉了州籲與石厚。

1 大義滅親的故事

春秋前期,朝歌(今淇縣城)為衞國都。

石碏,春秋時衞國大夫。衞莊公有三個子,大姬完、次姬晉、三州籲。州籲最受莊公寵愛,養成殘忍暴戾的性格,無惡不作,成為朝歌大害。

當時,老臣石碏,為人耿直,體恤百姓疾苦。他幾次勸莊公管教。約束州籲,但莊公不聽,州籲作惡日甚,且享受過程。

碏子石厚,常與州籲並車出獵,為非作歹。石碏大怒,用鞭子抽打他五十下,鎖入房內。石厚越窗逃出,住州籲府內。不回家,仍天天跟着州籲胡作非為,禍害百姓。

莊公死後,姬完繼位,稱衞桓公,石碏見他生性懦弱無為,告老還鄉,不參朝政。此時,州籲更加橫行霸道。

公元前719年,州籲聽計石厚,害桓公奪位。州籲、石厚為制服國人,立威鄰國,就賄賂魯、陳、蔡、宋待國,大徵青壯年去打鄭國,弄得勞民傷財。當時,朝歌有民謠雲:“一雄斃,一雄尖,歌舞變刀兵,何時見太平?”

州籲見百姓不擁戴自己,甚憂。石厚又讓州籲去請其父石碏出來共掌國政。州籲派大臣帶白壁一雙、白粟五百鍾去請。石碏拒收禮品,推説病重回絕,石厚親自回家請。

石碏早想除掉禍根,為國為民除害。他趁石厚請他參政,假意獻計説,新主即位,能見周王,得到周王賜封,國人才肯服貼。陳國國君忠順周王,周王很賞識他,你應該和新主一同去陳國,請陳桓公朝周王説情,周王便會見之。石厚十分高興,便備厚禮赴陳,求陳向周王通融。

見此,石碏割破手指,寫下血書,派人事先送到陳國。血書寫道:“我們衞國民不聊生,固是州籲所為,但我逆子石厚助紂為虐,罪惡深重。二逆不誅,百姓難活。我年老體衰,力不從心。現二賊已驅車前往貴國,實老夫之謀。望貴國將二賊處死,此乃衞國之大幸!”

陳國大夫子針,與石碏有深交,見血書,奏陳桓公,桓公命將州籲、石厚抓住,正要斬首,羣臣奏:“石厚為石碏親子,應慎重行事,請衞國自己來問罪”。

石碏知二賊被捉,急派人去邢國接姬晉(州籲之兄)就位(即衞宣公),又請大臣議事。眾臣皆曰:“州籲首惡應殺,石厚從犯可免。”石碏正色道:“州籲罪,皆我不肖子釀成,從輕發落他,難道使我徇私情,拋大義嗎?”從默然,石碏家臣羊肩説:“國老不必怒,我即赴陳辦理此事”。

羊肩到陳殺石厚,石厚説:“我是該殺。請將我囚回衞國,見父後再死。”羊肩説:“我奉你父命誅逆子,想見你父,我把你的頭帶回去見吧!”遂誅之。

2 大義滅親的材料

【注音】dà yì miè qīn

【出處】《左傳·隱公四年》:“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解釋】大義:正義,正道;親:親屬。為了維護正義,對犯罪的親屬不循私情,使受到應得的懲罰。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指維護正義。

【近義詞】大公無私、不徇私情、鐵面無私

【反義詞】徇情枉法、徇私舞弊、認賊作父

【年代】古代

【例句】這位局長在處理兒子犯罪的案件時~,受到了人們的讚揚。

3 大義滅親的點評

人們大多難以割捨親情,難以脱出天性這條強大的紐帶,常常寧可讓社會、道德、理性法則屈從於天性和自然法則。這樣,像石碏那樣的人,就顯出了與眾不同,顯出了偉大和高尚,讓人景仰。在這種情況下的滅親是理所當然的正義之舉,可歌可頌。

大義滅親的故事4

春秋時期,衞莊公有個兒子名叫州籲,因是莊公愛妾所生,格外受到莊公的寵愛,以致於養成目中無人、驕橫自大的個性。當時,衞國的石碏(què)大夫也有一個兒子,名叫石厚,經常與州籲在一起遊玩。石碏屢次勸告兒子不要與州籲在一起,他始終不聽,依舊我行我素。

衞莊公死後,衞桓公(州籲之兄)即位。衞桓公十六年,州籲在石厚的幫助下殺兄奪位,石厚有功而被封為上大夫。本來二人以為會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不料,州籲卻因殺兄奪位的惡行導致眾叛親離、王位不穩。於是他與石厚商量對策。石厚説:“我父親石碏在任的時候,人人敬服他,我們請他來輔佐吧!”

於是,州籲派石厚帶着貴重的禮物去請已經告老還鄉的石碏上任。石碏早已知曉他倆合謀篡位之事,推託有病,堅決不肯入朝。州籲無可奈何,只得再命石厚去向石碏求取穩定王位的妙策。石碏對其殺兄奪位非常憤怒,便施用了一個計謀。他對兒子説:“只要周天子許可州籲當國君,其他人就一定會服從。”石厚説:“就怕周天子不答應,請問誰能夠向周天子説情呢?”石碏就説:“陳桓(huán)公治國有方,又與周天子關係要好。你到陳國請求陳桓公出面幫助,一定會馬到成功。”

石碏暗中寫信給在陳國當大夫的好友,請求他協助自己為民除害。這為好友立即將詳情告訴了陳桓公。待做着美夢的州籲和石厚剛一到陳國,陳桓公就下令將他們逮捕,並當眾宣讀石碏的來信。州籲和石厚此時才知中了石碏的計,但為時已晚。

陳桓公下令將州籲和石厚關押起來,並派使者告訴了石碏。石碏和眾大夫商議決定馬上派人到陳國將兩人處死。有位大夫説:“州籲殺兄奪位,罪大惡極,我願親手處死他。但石厚是您的兒子,並且只是從犯,應該從寬處理。”石碏卻説:“州籲乾的壞事,大都是石厚謀劃的。你們不殺他,我親自去動手。不殺石厚,恐怕難安民心啊。”幾個家臣不願看到年老的主人旅途勞頓,便代主人到陳國去,殺了石厚。

當時百姓讚揚説:“石碏為了國家大義而忍心殺死為非作歹的兒子,他是一個純正的人。”

這便是成語“大義滅親”典故的由來。——《左傳·隱公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