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範文 > 幼兒 > 廣西三月三的來歷(通用5篇)

廣西三月三的來歷(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學識文學館 閲讀: 2.61W 次

廣西壯族以善於唱歌為著稱。農曆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廣西三月三的來歷,歡迎大家參考!

廣西三月三的來歷(通用5篇)

廣西三月三的來歷1

壯族三月三,是壯族除了春節外最隆重的節日,也是壯族的歌節和情人節,具體時間並不僅僅指三月三這天,而是農曆二月以後直到三月三的這段時間裏,其中龍祭是不可少的活動。

三月三到了,四方的客人來了,熱情的壯家人早就備好花米飯、花雞蛋、米酒,擺上竹竿、敲起竹竿並邀請客人一起跳竹竿舞,端上米酒唱起迎賓曲來迎接四方的“貝儂”——壯家人的親人、朋友。

壯族的三月三除了有背彩蛋,有花米飯飯以外,還有一個傳統的習俗“搶花炮”,搶花炮,在農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後,壯族地區民間會自發組織搶花炮運動。

男女老少都會穿上節日盛裝,天剛亮就爭先恐後地奔向活動場所,搶得花炮的人被認為來年最有福氣,也最受姑娘青睞。

參與搶花炮的每支隊有8人,隊員通過突破、擋人、變向、快衝等方式衝進對方炮台,將花炮放入算得分。

規則類似於西方的橄欖球運動,故被稱為“東方橄欖球”。

傳統的“花炮”是一個鐵製圓環,直徑約5釐米,外用紅布或紅綢纏繞。

比賽場地通常設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數,也不分隊數,每炮必搶,三炮結束。

然後置於送炮器上。

送炮器即鐵炮,內裝火藥,然放後即把花炮衝上天空,待花炮落下時參加者均可奮勇爭奪。

廣西南寧、百色兩地傳統的送炮器的形狀最為美觀,外現為六角柱形,六邊飾有圖案、花紋,共分三層,底層為稍大的六角柱,柱角鑲上桂花邊;中層較細,攜有各類形態的大小人像;上層為喇叭狀開口。

"搶花炮"始於閩粵商人到此經商,由於信奉"媽祖",興建廟宇祭祀。

在"媽祖"生日農曆"三月廿三"舉行大型廟會祭祀活動時舉行的。

"搶花炮"運動,每年廟會燃放三枝花炮。

第一炮:命名為"發財炮",意示搶得第一炮,得炮者當年財運來到,生意一定興隆,紅火。

第二炮:命名為"添丁炮",意示搶得第二炮,得炮者愛人當年定能懷上男孩。

為你添丁,延續香火。

第三炮:命名為"如意炮",意示搶得第三炮,得炮者當年生意、生產、生活各方面順順當當、天隨人願、萬事如意。

在神權統治時代,由於人們的思想素停留在歷史侷限,封建意識濃厚,所以"搶花炮"得到廣大青年的積極參與。

因此規模、場面逐年增大,非常熱鬧。

加上三枝花炮吉祥物,都是經過廟宇殺豬宰羊供奉過,更相信他的靈驗。

此種思想意識一直延襲到解放後的五十年代末。

隨着社會的進步,科學適應的傳播,普及除舊立新、破除迷信,這種封建意識才逐漸淡化。

六十年代,在極左路線的影響下,民族花炮節被定性為封建迷信,活動遭到禁錮後中斷。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花炮節得以恢復,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通過新聞媒體的報道、傳播,"搶花炮"活動被確認為少數民族傳統的體育活動,具有競技性、被譽為"東方橄欖球"。

搶花炮"項目已在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舉辦八屆,已在全國得到普及及推廣。

"搶花炮"這一體育運動項目將會隨着時代進步、發展得到昇華。

跨出國門,走向世界。

廣西三月三的來歷2

農曆三月初三,俗稱“三月三”,是壯族人民舉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節(歌舞節)。

“歌圩”,是外族人給壯族定的漢名,壯語叫“歡龍垌”,意思是到田間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歡窩敢”,意為出洞外唱的歌。因為過去壯族人很少建寺廟,神像都放在巖洞裏。巖洞裏是神聖的地方,必須保持肅穆,只有到巖洞外才能放聲自由歌唱。

“如今廣西成歌海,都是三姐親口傳”這句在廣西流傳的山歌歌詞,説明壯族歌圩節的起源,和歌仙劉三姐有着密切的關係。

據説劉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廣西宜山一個漁民家裏。從小愛唱山歌,成年以後容貌美麗,出口成歌。附近有個財主莫懷仁想強搶劉三姐與他成親,劉三姐誓死不從,莫懷仁叫人把劉三姐拋入河中。劉三姐順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魚峯山下。鄉親們聞訊,紛紛趕來學歌。後來她與一青年獵人結為夫婦,就一直在這裏傳歌。莫懷仁得知後,又勾結官府,把劉三姐夫婦拋入魚峯山下小龍潭。半夜,月明星稀,當鄉親們把他們兩個打撈上來時,忽然一陣清風,只見劉三姐和青年獵人騎在一條魚背上,一邊唱歌一邊騰空而去。自此,人們都説劉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劉三姐稱為歌仙。後世的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每年農曆三月三,劉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據記載,歌圩節已有上千年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記》中,已有壯族“男女盛服……聚會作歌”的記載。宋元以後,壯族山歌的發展尤為突出,歌會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數百人以致數千人聚唱的大規模“歌墟”。

每到歌圩期間,青年男女便穿上節日的盛裝,雲集山頭曠野或竹林草坡即興對唱,相互盤答,歌聲此起彼伏。在歌墟中,勤勞智慧的壯族人,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山歌,使這一傳統的民族節日充滿了迷人的音韻。

廣西三月三的來歷3

來歷:

三月三是壯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對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項主要活動,因此又稱“歌圩”或“歌節”。

歌圩,是壯族民間傳統文化活動的,也是男女青年進行社交的場所。壯族歌圩,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有着許多動人的傳説。其中比較流行的是“賽歌擇婿”的故事。傳説在以前,有位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的十分美麗,又很會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選一位歌才出眾的青年為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求婚,從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阿昌族會街節是户撒和臘撒地區的傳統節日。過去多在農曆九月中旬舉行,一般持續5天左右,現在已改在國慶節前後的三天舉行。

習俗:

“三月三”,方圓數十里的男女青年,都興高采烈地穿上節日盛裝趕來參加,少者幾百人,多達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嘹亮,成了歌的海洋。搭綵棚、擺歌台、拋綵球、擇佳偶,別有風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羣,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答應,就唱“詢問歌”;彼此互相瞭解,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隨編隨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青年男女經過對歌后接觸,建立一定感情,相約下次歌圩再會。

歌圩上,除對歌外,還舉行豐富多彩的遊戲活動。有精彩的拋繡球,有趣的碰紅蛋,熱鬧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羣眾喜聞樂見的壯戲等。

廣西三月三的來歷4

核心提示

過節美食必不可少。廣西人的“三月三”,不僅有各式各樣的民俗活動,特色美食也格外挑動人的味蕾。近日,本報記者採訪了南寧老字號壯家美食店,並蒐羅整理了一些廣西各地的“三月三”美食,讓我們一起去品味廣西舌尖上的“三月三”吧。

●五色糯米飯

説起“三月三”,大家首先想到的美食就是五色糯米飯。黑、紅、黃、白、紫——五色糯米飯是壯族地區的傳統美食,因糯米飯呈多種色彩而得名。很多外地人好奇五色糯米飯是如何做出來的,記者近日來到南寧市水街一家老牌粽子店,老闆張美芬可是製作五色糯米飯的“專家”。她店裏售賣的五色糯米飯多年來特別受食客喜愛,常常供不應求,每逢“三月三”,店裏就忙得不亦樂乎。

五色糯米飯看起來很簡單,但工序卻有些複雜。據張美芬介紹,製作五色糯米飯的原料是紅藍草、楓葉、紫藍草、黃飯花、糯米。因為所用的材料是純天然的,對身體有益。

五色中的“紅”是來自紅藍草。先把紅藍草在沸水中煮出顏色,再把糯米放入其中浸泡,蒸出的紅色糯米飯口味甘甜;“黑”是來自楓葉,先把楓葉打碎,用沸水煮或者浸泡,之後糯米泡5小時以上即可;“紫”是來自紫藍草,一小把紫藍草煮10~15分鐘就能把水染成紫色,然後再放糯米進去泡5小時左右;“黃”是來自黃飯花,將黃飯花煮或者浸泡出顏色後,然後放糯米進去泡,黃飯花是中藥材,上火可以食用。

●艾葉粑

每逢“三月三”,大家在購買五色糯米飯時,會發現艾葉粑也很受歡迎。艾葉粑又稱蒿子粑粑,是一道傳統的漢族小吃,一般在清明節、寒食節食用。由於農曆三月三與清明節靠近,艾葉餈粑也成了“三月三”必吃的美食。

清明前後,是艾草生長茂盛且最為鮮嫩的時節,艾葉粑是把清洗好的艾葉用水煮後磨碎,加糯米粉揉成麪糰,放入芝麻花生等餡料,包成一個粑粑,艾葉粑散發出艾葉的香味。

●發糕

發糕算是老南寧過“三月三”的一道特色美食了。據市民陳小姐回憶,小時候過“三月三”,她都要纏着母親蒸發糕給她吃。

發糕有焦黃、泥黃、雪白三色,焦黃色發糕是最傳統地道的做法,後兩種是隨着市場的`發展,顧客口味的差異化而演變出的新品種。每逢“三月三”,不少南寧人都會準備一些發糕拜祖祭祀。發糕口感鬆軟香甜,老少皆宜。

廣西三月三的來歷5

廣西三月三的由來

説法一:古老相傳唱歌可以樂神,可以消災除難,求得風調雨順,後來發展為定期的三月三的歌圩。

説法二:很久以前,有一對青年男女,從小相愛,他們很會唱山歌,談情説愛都是用山歌來表達,但因受到家人反對,他們不能結為夫妻,便雙雙殉情。青年們為了紀念這對堅貞的情侶,每年在他們殉情的日子,聚焦起來唱山歌,並逐漸形成三月三歌圩。

説法三:唐代出了歌仙劉三姐,以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並揭露財主們的罪惡,因而財主們懷恨在心,趁她上山砍柴時,派人斬斷山藤,使三姐跌山身亡,後世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每年農曆三月三――三姐逝世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説法四:遠古時期,某家有三個很漂亮的女兒,上門求婚的人絡繹不絕,但父母都看不上。後來父親想了個點子——讓求婚的後生仔當場唱歌,誰唱得最好,漂亮的女兒就嫁給誰。結果通過唱歌,三個女兒都找到了如意郎君。從此之後,唱歌成了一種男性求偶的形式,並發展成為歌圩。

三月三的來歷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伏羲和其妹女媧摶土造人,繁衍後代,豫東一帶尊稱伏羲為“人祖爺”,在淮陽(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廟,由農曆二月二到三月三為太昊陵廟會,善男信女,南船北馬,都雲集陵區,朝拜人祖。

農曆三月三,還是傳説中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日子。晚清《都門雜詠》裏有一首七言詩是這樣描寫當年廟會之盛況的:“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裏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揚。”傳説西王母原是我國西部一個原始部落的保護神。她有兩個法寶:一是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壽的仙桃——蟠桃。神話傳説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來的西王母仙丹後飛上月宮的。此後,在一些志怪小説中,又把西王母説成是福壽之神。

農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壽誕。真武大帝全稱“北鎮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於上古軒轅之世,華歷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軍事與戰爭的正神。各地的道教宮觀(如: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四川青城山)在三月三日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的法會,道教信徒們也會在這一天到宮觀廟宇中燒香祈福,或在家裏頌經祈禱。“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記”對真武大帝的來歷和國內主要的真武道場以及真武“救軍旅之禍”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簡明而藝術地闡釋。説明了人們在三月三紀念真武大帝的來由和意義。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後漢書·禮儀志上》)。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裏每個房間放鞭炮炸鬼,傳説這天鬼魂到處出沒。

農曆三月三也是通靈人士,如女巫、神漢等宴請鬼神的日子。在這一天通靈人士常聚在一起歡慶,並擺宴席宴請鬼神,以感謝他們賦予自己的神通能力。

三月三是哪個民族的傳統節日: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

“三月三”是壯族、侗族、布依族、苗族等兄弟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專門舉辦規模很大“三月三”歌節。其中以壯族為典型。

1、節日期間,有傳統龍獅表演、蘆笙踩堂、侗族大歌、六甲山歌、彩調、桂劇、侗鄉電影、侗戲、傳統扮故事、篝火多耶晚會等表演活動。此外,還有千人品茶、鬥雞、鬥鳥等表演活動和奇石展、民族服飾展示、商品交易會、侗族香油茶等美食展。

2、三月三與越南一河之隔的邊陲廣西防城區瑤寨高林村瑤族同胞每年“三月三”都舉辦隆重活動。熱情的瑤胞們吹起喃嘟嗬,打起陀螺唱起歌,用香濃的米酒,特色的瑤家菜喜迎八方來客。因此,三月三也是廣西各民族歡慶的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