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範文 > 文學 > 讀論語説孝道散文隨筆

讀論語説孝道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學識文學館 閲讀: 8.07K 次

讀《論語.里仁》有“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之句。意思是説父母在世的時候,不能出遠門去求學、做官,萬一要出遠門,必須有一定的去處。時下交通、通訊發達,通訊形式多樣,無論走到哪裏,都如隨同左右,以不同的方式與父母説話聊天,兒行千里,親情的牽掛之線仍然系在父母的心裏。

讀論語説孝道散文隨筆

“父母在,不遠遊”之語,是古人為盡孝道,恪守在父母身邊之美傳。自古以來,家國情懷激勵無數有志之士,為保家衞國而遠遊在外,此者或終年不在父母身邊,遠離妻小於千里之外,但是,無論人在哪裏,人們都習慣於把父母在的地方稱為故鄉,每逢鄉節感懷之時,都會向家鄉的方向跪拜,雖然人在他鄉,“孝道”卻也真實。

反觀今人,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裏面,還能有多少人能夠認識到這句話的真諦。常聽説不少兄弟姐妹好幾人卻沒有人願意養老人的,也見過個別有了媳婦忘了娘,多年以工作忙為藉口不能回家看望老人的所謂孝子,多少人在成天抱怨着什麼工作累,生活苦,壓力大的時候,是否想過遠在故鄉的父母的生活條件。其實,人之孝道,與家庭背景和生活壓力並無多大的關係,兒行千里母擔憂,所有的父母都是把子女的幸福放在遠遠高於自己的位置,相對於自己,我們又給予了父母什麼?

當今社會,出去創業謀生,我們有了“遠遊”的理由,但是多少人忘了“遊必有方”並不需要理由。《圍爐夜話》曾有“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之説,此中的“不論跡”應該是指孝順尺度的標準,孝道雖然沒有具體的尺度,卻有最基本的底線,那就是放在心裏,落實在行動上。90年代末的春節聯歡會上,一首《常回家看看》唱遍大江南北,這首歌能紅極長久,歌手優秀固然重要,但樸素的歌詞和悠揚的旋律,藴含了國人傳統觀念的基本道德底線,也唱出了國人思鄉戀家的淳樸親情。

記得去年秋天,閒暇之餘回家探親,70多歲的.老孃帶着我,圍着院子裏的老棗樹看,綠綠的樹梢上,幾顆紫紅的棗子露出來,老孃拿着竹竿在樹上打棗,嘴裏不住地説着:“這個大,這個甜!”我像小時候一樣,在地下撿起棗子,擦擦灰土,放在進嘴裏,心裏滿滿的幸福,五十多歲的人了,還能吃到老孃親自打下的棗子,當時的感覺是無以言表的,每每想起,頓覺幸福無比。